Read Time:9 Second
此種方案, 從開發的角度, 其好處是顯而易見的: 不需重啟運維中的微服務, 而是在編譯, 單元測試的時候, 特定的微服務便可立即知道, 在共享工程中的任何的修改或變更, 對微服務自身的影響為何?
然而, Compile Binding 卻存在著個嚴重的問題: 當共享的工程與數十個、上百個微服務是 Compile Binding 時, 則有的微服務可編譯、可測試通過、可發布, 而有的微服務卻發生了無法編譯, 或測試不通過, 有的微服務則發生了無法發布….; 真的是一場災難。
更糟糕的是, 當災難發生時, 各個微服務也沒法對所共享的工程, 有任何的選擇權或控制權;各個微服務無法選擇自身所要的共享工程的版本。
About Post Author
方俊賢; Ken Fang
專利號: 201910652769.4; 一種深度學習的演算法, 預測微服務持續發布、持續部署後對產品整體質量的影響, 獲得國家知識財產局專利; 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第 44 條的規定。